皮影俗称“皮影戏”,在我国流传的地域相当广泛,而各地皮影戏往往又风格不同,各具特色。 在中国皮影的历史上,曾有着涿州皮影光彩的一页。提起中国皮影史,是不能没有“涿州”二字的,有人考证,现在的北京、唐山,甚至承德、辽宁一代流行的皮影戏来源就是涿州的皮影。 据考证,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皮影就在甘肃东部地区的华亭一带(也包括陕西的陇县和甘肃的平凉地区)流行,后又传播到邻近北京的涿州一带,又从涿州传到北京的西部和北郊。那时用的是大影人,唱高腔,用打击乐器伴奏,特别富有西北高亢的风格,后来被称为“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流传于保北涿州、定兴等地。演出时使用的文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扬琴、小三弦等,随之就有了伴奏音乐和过门。武乐还有大镲、大铙等。音乐结构属于板腔、曲牌综合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琴腔、垛板、还魂调、悲调,曲牌有“三赶七”等。行当分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涿州皮影的影人最明显的独特之处就是旦角头像从脑门到鼻尖为一条直线。剧目主要为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比如《西游记》、《白蛇传》、《三国演义》、《大英节烈》等。涿州皮影的剧目一般用语比较讲究,文学性较强,并且通俗易懂,很少见低级庸俗之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