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保定新闻 > 社会新闻 > 保定:征地拆迁惊现暴力联合体

保定:征地拆迁惊现暴力联合体

发布时间:2010-11-30 01:54:46来源:互联网 作者:运营编辑 我要投稿
村民拿着百姓联名签字和到国家信访局上访的材料现场展示给记者看 一边是当地国土局出示的70余亩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批复手续,一边是数百名普通百姓联名签字120余亩良田真相在

 

  村民拿着百姓联名签字和到国家信访局上访的材料现场展示给记者看

  一边是当地国土局出示的70余亩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批复手续,一边是数百名普通百姓联名签字120余亩良田——真相在哪里?

  

  ■一边是镇政府对征拆所在地村两委的肯定,一边是记者与当地百姓在现场共同遭遇到的村委会人员及众多不明身份人员有组织的恐吓威胁。公权背后,百姓心中政府形象何去何从?

  ■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上述种种背后是否出现地方政府权力寻租?百姓上访为何难以开口?村支部公然聘请的社会闲散人员和村支部组成的征拆联合体是否合法?面对征拆联合体对百姓的侮辱谩骂、殴打,甚至限制人身自由,政府知情后,为何迟迟不予处理?

  这一切,注定使河北保定成为中国征地拆迁问题的又一个典型样本。

  河北保定:征地拆迁惊现暴力联合体

  “每天一闭上眼睛,我就觉得那天发生的事情就想在眼前重新演过一遍,恐惧顿时蔓沿开来。被噩梦惊醒后便再无法入睡。”11月26日,在保定市一家普通的宾馆里,55岁的李淑军对这记者说,说着习惯性地看看身后已被关上的房门。

  暴力征地进行式

   李淑军是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颉庄乡水碾头村村民,在她的阐述中,令她一直被噩梦缠绕的事情就是发生在今年9月30日在自家耕地中因征地而被打的事情。据李淑军介绍,当时她正在自家菜地里地里干活突然来了几辆铲车和一群不明身份的人要推平菜地,李淑军正欲阻止却被几个年轻力壮的人抬起来并扔出去很远,重重的摔在地上。之后又被这些人锁进一个院子,直到菜地被推平才被释放。事后身体倍感不适的李淑军到保定市法医医院进行鉴定,结果为轻微伤。

被打村民含泪向记者讲述自己不幸的遭遇

   无独有偶,这种情况并不只发生在李淑军一人身上,65岁的王俊华也有类似的遭遇。同样是在9月30日,下午3:00左右,王俊华正准备给蔬菜浇水时,来了一群人要把菜地推平。王俊华对其行为进行了阻止,几个人不容分说抬起她就扔进一个院子,之后王俊华便人事不省。当她醒来时自家的菜地已经夷为平地。“我还清楚地记得将我抬起并扔出去的人当中有本村村民邵卫民。”

  “我现在看到穿黄大衣的人从我们家门口过,就会害怕,就会发抖。”一位农民说。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有地的村民走路时都要避开他们。现在他们比派出所都厉害。”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妇女说。

被打村民向记者自己因征地被强行关锁到小院的过程

   紧张氛围在其他农民中同样弥漫。每一次征拆,均引发一定规模的群体性对峙。但这些对峙最后都以农民被打伤或者被关进一处独立的院落,并眼睁睁看着推土机进入自己的农地肆意推铲为结束。

  这就是发生在保定市新城区的暴力征地事件。

  事实上,暴力在征地之初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和身穿黄大衣的有组织进行征拆人员不同。起始是政府。

   水碾头村隶属于保定市新市区颉庄乡,位于保定市西部,市委、市政府周围,属于典型的城中村。村庄所处地理位置良好,交通便利,距离村庄不远处就有一处菜市场。多年来,该村村民一直以种菜为生,随着近几年蔬菜价格逐步上涨,村民靠种菜所得收入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逐步富裕起来,更多的村民希望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

村委会副主任代锡明向记者讲述被强行停水停电后菜地发生的变化

  然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2008年,该市掀起建国以来最大城市改造工程,并提出全市实现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口号。而后该市采用了赴京招商的方式,100个城建及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体亮相北京世纪金源饭店。在媒体的报道中,记者了解到,“保定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承诺,将大力实施政府主导一线拆迁法和“联合办公,一会办结”制,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项目提供一系列方便快捷的服务。”

  其实对水碾头村被征地农民而言,此次招商则是梦魇之旅的起始。

  而后,为了占地当地政府采用了停水停电的方式进行处理。为此,村民两次找到市里面寻求解决。“市里推给区里,区里推给乡里,乡里就是什么也不说。”当地百姓说。

   直至到2010年4月29日,万般无奈之下,村民代表第三次找到市政府,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市政府把村民代表给轰出来了,还打了三个人。一位老人被打成了脑震荡,另外两个村民则被派出所抓到乡里。”参与那次上访的一位代姓村民说。

  依然是无奈之下,村民自发到河北省、国家信访总局等机构上访、投诉,并试图寻求媒体的帮助。但上述举动显然无法阻止当地政府造城的想法。

  未批先圈补偿标准悬疑

   征地仍在继续,占有农地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颉庄乡政府,副乡长王纯向记者介绍了耕地被占的情况:水碾头村北被占耕地为120亩,2006年下半年开始颉庄乡就开始逐级递交申请将这块土地由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报批手续。2007年6月,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手续,同意将该地块转化为建设用地。批复面积为4.18公顷,约72亩。

  在保定市新市区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同样的审批手续。

   现实的境况是,在新城区颉庄乡水碾头村村北,记者看到120余亩本应该种植蔬菜的耕地已经看不到原本的面貌,被围墙圈起来的耕地里只能依稀看到被推倒的大棚和几台正在作业的机器。而在数百位老百姓提供的投诉材料中,则明确写着占地120亩的字样。

  一边是当地国土局出示的70余亩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批复手续,一边是数百名普通百姓联名签字120余亩良田——真相在哪里?

  面对记者的质疑,王纯副乡长回答:“其余的50亩我不清楚情况,但是并不等于没有手续,只是我不知情罢了。”记者就此事对新市区国土资源局采访时,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也只能提供72亩土地的审批手续,并无其他。

   由此可见,剩余50亩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却被圈占的耕地是经谁允许成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谜团。

被不明身份看守围墙内大棚毁坏后显得淡然怅然无力

  其实,占地数量的多少并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补偿。

  “我们至今没有见到协议或者其他任何书面材料。只是口头答应每亩地补偿只有5800元。不知道这样的补偿是依据什么制定,过低的补偿款根本无法弥补土地被征用而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日后如何生活都成了问题。”水碾头村民向记者抱怨。

   对此,颉庄乡乡长刘国兴坦言:“目前该村村民依靠种菜确实收入不错,每个月至少能收入千八百元,随着菜价的上涨也许会收入的更多一些,解决生计不成问题。如果没有了这些地,他们这部分收入就没有了,这也是村民反对耕地被占的最主要原因。”

  按照刘国兴的说法,如果村民依靠种菜每个月能收入千元左右,那么5800元的补偿也就相当于一个村民半年的收入,这个价格制定的依据何在?

   对此,乡长刘国兴介绍:根据河北省土地区片定价,保定市土地征用价格根据防洪堤以内和防洪堤以外的区别,分别为7.3万/亩和11.3万/亩。副乡长王纯说:“这块土地的定价不能参照这个规定,价格的制定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共同协商的结果。”而记者询问了多名村民及村民代表,众人均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显然,不管是征地数量还是补偿标准,新城区颉庄乡水碾头村的征地及补偿均属于少数人知情,当地百姓说他们并不知道内幕。

  内幕背后

  内幕的调查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除了当地百姓和乡政府的采访还算顺利。现场的采访使记者一直处于一种莫名的气氛之中。

   起始时,记者在还没有进入被占农地,就遭到几名身穿同样款式、同样颜色黄大衣人员的盘问。在当地百姓和其对骂中,记者得以脱身。

  而行进之另一处采访地时,记者同样遭遇了此种跟踪。万般无奈之下,记者只得和对方交涉,在交涉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上述人员均属于当地所在村两委雇佣人员。在记者表明说想到村委会采访时,对方中则有人告诉记者说:“我就是支部委员,不管你们是哪里的记者,都不管用。我们不接受采访。”

   更为让人心惊的是,在记者采访当日离开现场后,当地村民遭遇到了更加赤裸裸的威胁。11月27日晚,水碾头村村民再次致电记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说,“一些村干部和被雇佣的人对村民说:‘你们找来记者我们就不推(地)了吗?不找记者还好点,记者来了只能推得更快,就是找了总理也没用!’之后这些不明身份的人每人拿着一根木棍,站在地里向村民示威。”

无奈的村民只能到国家信访局上访

   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都是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扩大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公民的民主监督,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手段,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可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记者采访的目的是还原事件本质、反应社会现象,却不曾料到因自己的采访而使当地村民受到了更加严重的恐吓和人身威胁。对此,记者深表遗憾。

  对于村干部和被雇佣的人威胁百姓的情形,因为水碾头村村委会主任一职两年来一直空缺,记者只得去采访经村民选举的村委会副主任代锡明,“这种情况出现好久了。”代锡明说,对于被雇佣人员的身份,他并不确定,只是说:“他们都统一着装,都年轻气盛。况且和村里面联合。”

  当记者向他了解被征地数量及补偿标准时,他表示并不知情,按照中国法律框架,村委会是中国最基层的村民自治机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应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代表全体村民的利益。在该村村主任一职空缺的情况下,代锡明的不知情显然有悖常理。

  对此,代锡明告诉记者说,“虽然我是民选村委会副主任,但是村里面大小事情,从来不让我参与,我当选已经两年有余,但手续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交接。为什么在村主任职务空缺的情况下,我这个民选的副主任始终参与不了村里面的大小事情。是不是因为我站在老百姓的位置上说话?”他说。

  显然,内幕无法从他口中得知。然而,值得人思考的是:一边是当地国土局出示的70余亩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批复手续,一边是数百名普通百姓联名签字120余亩良田——真相在哪里?一边是镇政府对征拆所在地村两委的肯定,一边是记者与当地百姓在现场共同遭遇到的村委会人员及众多不明身份人员有组织的恐吓威胁。公权背后,百姓心中政府形象何去何从?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上述种种背后是否出现地方政府权力寻租?百姓上访为何难以开口?村支部公然聘请的社会闲散人员和村支部组成的征拆联合体是否合法?面对征拆联合体对百姓的侮辱谩骂、殴打,甚至限制人身自由,政府知情后,为何迟迟不予处理?还有,为什么民选村干部手续至今仍无法顺利交接?当地政府是否知情?这里面是否涉及到权力寻租?是否涉及到贪腐问题?是否出现官商勾结,鱼肉百姓,吏治腐败等诸多问题,显然更为值得观察。对于本事件的进展我们将继续关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