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保定文化 > 现代文化 > 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落成

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落成

发布时间:2015-07-07 13:36:34来源:互联网 作者:运营编辑 我要投稿
方大曾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燕帅)方大曾纪念室7月7日上午在保定光园落成。该纪念室由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倡议推动,经保定市政府、方志办、方大曾亲属、中央电视台《等

方大曾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燕帅)方大曾纪念室7月7日上午在保定光园落成。该纪念室由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倡议推动,经保定市政府、方志办、方大曾亲属、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缘梦基金”及专家学者等多方共同努力,历时半年完成的。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为纪念室题写匾额。

保定是“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的失踪地,也是他战地采访的中转站,在此,他完成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等多篇报道,并向外传递了大量拍自前线的照片,这些中国军民顽强抗战的消息,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引起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中国摄影史和战地报道谱写了重要篇章,因此,他被后辈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1937年9月18日,他在保定写完战地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由蠡县寄出,此后再无消息,失踪至今已经78年。

1999年,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陈申的一纸传真,开启了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的寻找方大曾之旅,2000年,他通过在保定等地的寻访,拍摄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又通过多年资料考证、寻访研究和田野调查,于去年底出版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方汉奇先生称,这部专著把湮没了八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方大曾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纪念室内陈列着其亲属捐赠的、他唯一一件存世物品——旅行箱,青年雕塑家李一夫创作捐赠的方大曾铜像,以及生平、作品和寻找足迹等内容。十五年,从一部纪录片,到一本书,再到一个纪念室,寻找方大曾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他的生命轮廓和精神面貌逐渐清晰,由数十年的消失沉寂重新回归了当代人的视野。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以纪念室的方式传承爱国、奉献、敬业的精神,是今天的人们对方大曾最好的缅怀。

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殷陆君、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保定市市长马誉峰、方大曾的亲属、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的代表出席落成仪式。

方大曾生平与事迹采写经过

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无锡,笔名小方,毕业于中法大学经济系,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在长城内外的知名记者,也是许多欧美报刊的供稿人。1929年,17岁的方大曾发起成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九一八”事变后,小方参加了“反帝大同盟”,编辑《反帝新闻》和北平少先队机关刊物《少年先锋》。他曾参与组建中外新闻学社(全民通讯社前身),以摄影和通讯报道见长。其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民风民俗、战事及社会变迁,在当时与范长江、徐盈等同负盛名,被后辈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

1934年,小方大学毕业后,先后到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和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做干事。不久,他与吴寄寒,周勉之等人在天津组建“中外新闻学社”,并担任摄影记者。至此,他的活动区域,不局限在平津一带,而扩大到冀、晋、察、绥等地。这一时期,他在《申报》《世界知识》《良友画报》等刊物发表了《绥远的鸦片问题》《晋北煤业状况》《绥东前线视察记》等报道,图文并茂,其独特的视角和作业方式引起广泛关注,此时,他已成为报道救亡爱国事迹的名记者。1935年至1937年,是他深入底层,采访最活跃,摄影最高产的时期。他把写通讯报道和拍新闻照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艺术摄影和报道摄影协调一致,真实、鲜明、深刻、感人,是小方摄影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家住北平的方大曾第一时间赶到宛平、长辛店一带,亲赴卢沟桥前线,拍摄照片,访问官兵,最先报道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尤其是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在《世界知识》杂志发表后,被中外媒体广泛采用,成为世界详细了解中国抗战发端的第一手消息,他在文章中预言“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我们为自己而抗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城》《卫国捐躯》《民众慰劳》等专题摄影报道相继被国内外各大报刊刊发,影响甚广,因此,方大曾被公认为是中国抗战“第一照”的作者和“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

北平沦陷后,在范长江的推荐下,方大曾被上海《大公报》聘为战地特派员,此间,他陆续发表了战地通讯《前线忆北平》《血战居庸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从娘子关出雁门关》《平汉线北段的变化》等,哪里有战事哪里就有小方的身影,他多次孤身一人前往激战前沿,拍摄大量正面战场的珍贵照片,传递出大量有价值的独家新闻报道。

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失踪,年仅25岁。范长江曾多方寻找直至解放以后,并撰文《忆小方》以示怀念。多年来,方大曾渐渐被沉入了历史的忘川。

1999年底,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的冯雪松偶然中发现了方大曾这个陌生的名字,在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的陈申的帮助下,他见到了小方的胞妹方澄敏。随后,冯雪松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影像资料,努力寻找知情者,并先后两次沿着方大曾通讯报道中提及的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的最后路线进行寻访拍摄,往返行程数千公里,访问了百余位战争的亲历者、专家学者和新闻同行。

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首个记者节,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冯雪松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该片获得了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随着媒体的关注,方大曾渐为人知。同年,与纪录片同名书籍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内含当时搜集到的小方通讯作品及友人的回忆文章十八篇。

2001年,冯雪松在《电视研究》撰文详述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的拍摄经过、手法和心得体会。随后,撰写了《方大曾是否在人间》《消失与重现》《小方今年九十九》等文章,利用网络、访谈讲座向社会公众介绍方大曾。

2006年3月16日,家人将方大曾留下的837张珍贵的底片,全部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了全社会的公共财富。

2012年7月,为纪念方大曾诞辰一百周年,央视网举办观赏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征文活动,冯雪松与摄影史家陈申、方大曾的外甥张在璇做客《一个时代的倒影》访谈。

十多年来,尽管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早已播出,这一题材却几乎成了冯雪松放不下的心事,工作之余,一有机会他就继续寻访知情者,查找新线索,即使在驻外工作的五年间,他也始终把有关小方的资料带在身边。对他来说,方大曾不仅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感动相遇,更是发掘历史遗存,传承民族精神,弥补国家记忆的责任和使命,他曾对媒体说:“只要小方没有下落,他就是我永远的选题!”

在知情者的只言片语间、在过刊库的故纸堆里、资料室陈旧的影像中搜寻方大曾的踪迹,十余年,二十万字的工作笔记,四十个小时的素材资料,使冯雪松从碎片似的细碎信息中渐渐拼接成了一个鲜活的小方,那个消失多年的热血青年,终于重现于今天人们的视野。

2014年11月,《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冯雪松著)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阅读《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后表示,“方大曾有关卢沟桥亊变和抗战前线的一大批新闻照片,是对伟大的全民抗战的忠实纪录。它体现了抗日军民抵御外侮敌忾同仇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气和斗志,也保存了许多拍自第一现场的珍贵画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我们为历史上有过如此杰出的新闻摄影记者感到骄傲。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冯雪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拍纪录片也好,写书也好,由最初的好奇,寻找方大曾这个人,到不知不觉对于一种精神的认同和追随,这本身也是对自己内心的净化和职业精神的反省。我在长时间的寻找中,努力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这个年轻人用生命做胶片,为我们真实纪录了当年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在当时,他的报道鼓舞了中国人抗日的士气和斗志;在当下,抗战胜利70年之际,他为后人留下了了解当时民族危亡的珍贵图本。我想,方大曾本人更是今天年轻人的楷模,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选择了与国家同甘苦共患难,用自己的热情践行着一个中国人的气节和良知,因此,重现方大曾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对国家记忆的延续,民族精神的传承。”

方大曾的新闻生涯虽然像彗星一般灿烂闪烁而后消失在夜空,但是他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在国难当头的特殊时期,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为中国抗战、为中国新闻史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新闻记录,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它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和价值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新闻工作的永恒价值,决不是用名位、官阶或者金钱来衡量的,新闻工作者的崇高的理想,值得用生命去体验,去追寻,去换取。如同冯雪松在书中所说,方大曾这样优秀的战地记者,是“用生命当火种”的人。

------分隔线----------------------------